免費 Expression Blend 教學影片

免費 Expression Blend 教學影片

國外的教學影片,雖然講英文,但因為有畫面,所以即使聽力不好,也不影響。
網址在:http://movielibrary.lynda.com/html/modPage.asp?ID=384

Lee Brimelow其中的內容包含所有WPF及Silverlight 開發及設計人員所需具備的基本Expression Blend編輯技巧,可快速有效地幫你進入WPF的應用領域。

若要觀賞這些影片,需先安裝QuickTime(http://www.apple.com/quicktime/download/)

內容包含:
1. 概覽及安裝
2. 工作區
3. 專案管理
4. 繪圖
5. 外觀編輯
6. 文字處理
7. 3D8. 整合多媒體
9.畫面配置控制項
10. 變形
11. 動畫及互動性
12. WPF 控制項13. 處理資料
14. 部署應用程式

另外還有 Expression Design 的教材影片:

http://movielibrary.lynda.com/html/modPage.asp?ID=339

深度體驗silverlight1.0RC


深度體驗silverlight1.0RC



雖說silverlight各種嘗鮮版已經出了N多,可是一直沒有時間好好體驗一下這個M$為RIA界帶來的巨大驚喜。曾經沉浸在Ajax中無法自拔,期盼著WPF這個呼之欲出的RIA救世主;漫長的等待中,陰差陽錯的結識了Flex,才發現原來Flash也有爭奪RIA霸主地位的實力。


今天實際使用silverlight開發了一個像素畫的」Hello World」,可以在右邊按鈕選擇畫筆的顏色。源程式碼採用javascript編寫(1.0RC也只支援這個了);詳細的內容請看DEMO,截圖如下:



使用過後,發現silverlight如果要作為真正的RIA開發平台,比起flex還說還是有不短的路要走:


1.在1.0RC中,還沒有行程完成的xaml->object,或是object->xaml的機制,也就是說在你的business logic code中還不能自由的以Class instance的方式來初始化對像;而是使用簡陋的plug.content.createFromXaml(xamlString)來建立一個UIElement;與我們常用的new Class的實例化方式有較大區別。


2.雖然可以使用vs2005做一些基於IDE的開發,但是這種vs的支援僅限於intellisense功能;而不支援WYSIWYG的開發方式,無法發揮IDE的真正作用,當然這也是目前silverlight framework中缺少對於繼承於UIElement的控制項的支援相關的,下面會說到。


3.最不理解的就是,在silverlight發佈之後,M$並沒有緊跟著推出一個基於silverlight的control library,也就是說,如果你要開發一個RIA應用的話,你首先得自己構建一套統一樣式的client control library,你得從按鈕,下拉列表框開始開發;這個對於RIA應用的開發是不可理喻的缺點,也是致命的弱點,雖然這個特性對於很多「大牛」來說,不屑一顧。


4.缺少對於流行RIA應用特性的支援;雖然現在silverlight支援播放流媒體,可是這樣的流媒體僅僅是單向的;silverlight依賴於windows media server的流媒體能力,並不能實現Flash Media Server一樣,client同server端的雙向流媒體通信;同時缺少對於伺服器客戶端通信方面的支援,在這個RIA的年代REST和Webservice顯然是對於多媒體應用無能為力的。


5.目前來說,開發方法非常怪異;與flex和flash中開發方法對比強烈不同,silverlight中混雜了客戶端應用程式與動畫的不同開發方法,讓人無法適從。不過可能未來M$指望用不同的IDE把不同的開發者分開;動畫開發者使用Expression Blend,應用開發者使用VS.net;可是至少在缺少IDE的情況下,真的很怪……


雖然silverlight標榜自己支援multi language,但是如果指望昔日的frontend engineer會使用ruby,python,甚至c#和vb來開發RIA的話,真是天方夜譚,雖然JScript也被CLI支援,但是這個從來就不被看好的孩子,已經面目全非,形同雞肋了;實際上silverlight的多開發語言,並不能取悅開發者;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軟非但不在silverlight中強化javascript的作用,反而將其弱化到了silverlight與browser的粘合劑的地步,這點絕對會引來RIA最大的潛在開發者–ajax developer的唾棄。


再看flex,雖然使用actionscript3,但是這是與javascript同根生的親兄弟,兩者的差別近乎為0;節省了開發者轉向flex的時間。同時flex有完備的ide,有完備的UI library,可以快速的構建RIA應用;加上易用的Flash Media Server,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ajax developer可以很容易的在flex平台上面實現當初在html+javascript平台上無法實現的很多夢想;


綜上,我們也該看到,雖然silverlight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以M$操作系統的佔有率,silverlight在部署及性能方面佔有極大的優勢,而以M$的開發經驗,完善silverlight的開發環境及體驗也不是很難的事情;這點,大家可以觀察.net如何在java佔領制高點的情況下奪回中小企業使用者市場的案例,很有啟發。


可憐了開發者的我們,還是只能做牆頭草,把兩個平台都摸清,才能有備無患。

Silverlight的Ink功能


Silverlight的Ink功能

這是Silverlight支援的Ink功能,一種俗稱數位墨水的技術,它能夠捕捉使用者利用數位筆或是滑鼠等輸入裝置,在螢幕上所描繪的路徑,並且將其顯示出來,摸擬手寫筆跡的功能。 



由於Silverlight支援Ink功能,因此你可以透過Silverlight,實作出Web版的數位墨水功能,讓使用者在網頁上書寫文字或是描繪圖形。有了Ink功能,相信將來一旦我成為大人物之後,就不用擔心每天簽不完的名了,只要透過網路,就可以輕易的將我的手寫簽名傳遞到全世界給我的仰慕者呀,想想真是幸福啊。



一個Silverlight Slideshow相本範例


一個Silverlight Slideshow相本範例

網站名稱:First Floor網址:http://www.firstfloorsoftware.com/Default.aspx有一個不錯的Silverlight Spy工具


有下列主要功能:

Convenient XAML object explorer
XAML object property grid allows for getting and settings property values
Regeneration of the XAML xml based on the object model
Statistics of used objects
Tracing facility for debugging Silverlight 1.0 applications


還有一個Silverlight Slideshow的相本範例,可以參考


流量統計工具10款

我想沒有流量統計的Blog是很少的,無論是採用Blog程式自帶的統計功能還是第三方的統計服務,瞭解自己的Blog被存取的情況都是有必要的。

一個優秀的統計服務也對於網站的發展有著很大輔助,例如使用者來自哪裡,哪篇文章被閱讀得最多,搜尋引擎中哪個關鍵字給你帶來了最多的流量。

我不贊成完全為流量、為迎合某些人的需求去寫文章,但瞭解讀者群的大致構成,對於文章語言的風格、頁面的佈局以及其他一些細節上的修正還是有些益處的。

這裡就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統計服務作個列表及粗略的介紹。


計數器形式統計服務大部分都只是針對PageView(頁面瀏覽)數進行統計,很少能夠防止作弊行為發生,而且統計的結果只是一個單純的數字,最多滿足你的一些虛榮心罷了,沒什麼實際意義,所以這裡就不介紹了。下面介紹的大多是一些比較大的統計服務商,小服務商的穩定性實在不讓人放心。

我現在使用的51.la統計服務。這個可以說是國內最經典的統計服務了。"我要啦"的功能可以說是我所知道的所有統計服務中最豐富的,連不是很重要的螢幕顏色螢幕分辨率都可以查到。比較實用的功能還是關鍵字分析功能,可以通過這個瞭解到訪客是通過搜尋哪些關鍵字找到了你到網站。另外網站排名、SEO資料分析對於瞭解網站的概況也很有用處。

51.la的缺點就是有少數時間會對頁面載入速度有一定的影響,畢竟它要統計的功能太多了。所以上次我建議他們學習Sitemeter加入存取遮蔽功能的時候,阿江的回覆就是目前強大的功能已經非常消耗伺服器資源,再加入新功能雖然沒有技術上的問題,但伺服器會受不了,而且會更加拖慢載入速度。

順便提一下,51.la 的統計程式碼為了保證絕對有效,連客戶端不支援javascript的情況都考慮到了(還沒發現其他有哪個統計會考慮到這一點的),不過真的不支援javascript的客戶端我是從來都沒見過的,所以使用他們的簡潔程式碼就足夠了。

另一個國內使用非常多的就是站長統計。站長統計在速度和穩定性上比51.la還更勝一籌,功能上只是比51.la略少一些,而且核心的統計功能上可以說是毫不遜色,這也是不少站長傾向於站長統計的原因。其實準確的說,國內的統計服務在功能上沒有哪個會特別突出,也沒有哪個特別糟糕。他們提供的站長工具也非常實用,主要也是關於SEO方面的東西。比較不舒服的是它"記住使用者"的功能不是很全面,有時候還是要再次輸入密碼來檢視統計資料,這點上不如51.la方便。
ItSun統計。在優勢劣勢商給我的感覺和站長統計類似,不過也有少數時候不穩定,甚至還會出現"伺服器正忙,請稍後檢視統計資料"這樣的提示,功能上也比上面兩個統計要少。

51Yes網站流量統計。速度飛快,頁面載入速度竟然高達130kb/s!功能上似乎和前兩個統計系統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服務也非常穩定,使用這個統計系統的大網站也不在少數。沒有"記住使用者登入"的功能,統計圖示有點難看,是個小小的缺憾,不過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好,是個很值得推薦的統計服務。

武林榜統計服務,和太極鏈,雖然也是比較老牌的服務(尤其是武林榜),但現在的速度都不是太理想,統計功能倒也不是太遜色,不過使用這兩個服務的網站現在好像已經不像從前那麼多了。

一統天下統計服務。主要是個付費統計服務商,也提供少量的免費統計服務,有不少大網站使用他們的統計,不過對於一般的Blog和小網站來說,花錢去買一個統計服務似乎就沒什麼必要了。

在那裡使用免費統計服務,就像在新浪用Blog一樣,總有一種受歧視的感覺,很不舒服!

趨勢流量分析系統。不是一個專門的統計網站,功能上一般,只是速度上比較快,所以寫出來作個參考。不過目前這個服務的使用者數量好像不是很多,不知道使用者多了還能不能保持這個速度,這幾乎是它唯一的優勢。

下面是一些國外的統計服務,如果你的讀者有不少生活在外國地區的,國內的統計程式碼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比較慢了,應該適當的考慮一下他們的感受。

Google Analytics。最麻煩的問題我想莫過於拿到它的邀請碼了,其實它如此吸引人也正是這個原因。其實這是Google收購Urchin(國外一個知名的流量統計公司)推出的服務,原來好像是要199美元一個月的(完全商業化運作),現在只要你的每月PageView在500萬以下(要是有500萬一樣我絕對不用任何統計服務)就可以免費使用。

但使用過後你就會發現這個東西不過如此,功能還不如國內很多不太知名的流量統計服務。就好像郵件一樣,原來我們中國人在流量統計上做得也是世界領先水平的。而且Google Analytics 的統計不是實時更新的,最多只能看到兩個小時以前的統計結果,所以也不會有線上使用者統計這樣的功能,如此滯後的統計讓人很不滿。只是Google Analytics 的統計瀏覽模式設計得比較直觀大方,看起來很舒服,還有就是它的統計程式碼在速度上是不錯的,電信存取很理想,在國外那更是不用說了,這個對某些網站和Blog來說還是有點吸引力的。

Measure Map。不知道為什麼Google要收購兩個統計服務商,而且這個東西的註好像更困難,目前都無法使用這個服務,但似乎和其他的統計服務有著一定的區別,比較新穎。

Statcounter.com。國外的老牌統計服務商,不過在國內的速度還不是特別理想,控制台的左邊有一大堆的廣告,剛開始還以為是控制面板,很容易上當。如果左邊的是控制面版還好,既然都是廣告,那麼剩下的功能也就沒什麼了,這東西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可以讓它如此出名的。

Sitemeter。在國外和港台的Blog上經常可以看到它的統計標識,畢竟它在國外地區的存取速度還是不錯的,在國內稍慢一些,不過也不會讓人覺得太不舒服。提供的統計功能很單調,只是簡單的訪客數字和PageView數字,有郵件定期發送統計報告的功能,不過沒什麼意思。

它的統計圖示看上去很美觀大方,對於喜歡簡單風格簡單功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它還提供一項其他服務上都很少提供的統計遮蔽功能,可以通過IP地址或者cookies檔案兩種方式不記錄站長的存取次數,對於那些因為修改樣版或程式碼需要經常存取自己Blog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很了不起的功能。

當大多數人認為免費的流量統計工具 ,他們立刻想到谷歌analytics的 。但也有許多其他免費的統計工具。下面讓我們介紹幾款,讓你對你的網站做到心中有數。

clicky

clickylogo
clicky是一種界面清晰,功能全面的流量統計分析工具。這項服務是專為小型網站和部落格設計的。它易於實施,並具有一些如實時跟蹤訪客,深入分析的功能。


enquisite

enquisitelogo
enquisite是專門針對搜尋引擎和競價排名的。它提供了深入的統計,包括首頁位置,登入的頁面,特定的地理資料等。

crazyegg

crazyegg-logo
crazyegg提供能追蹤,評價,並優化你的網站基於在你的訪客點選。網站熱區能為您提供訪客的行為和習慣分析。


103bees

103bees-logo
103bees是一個實時搜尋引擎的分析和統計工具。

Measure Map

measuremap-logo
Measure Map提供免費的,為你的部落格系統打造。目前該網站沒有提供新的帳戶,但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索取帳號。
擁有谷歌和它的一些技術移植到谷歌analytics的。

whos.amung.us

whos-amung-us-logo
whos.amung.us ,是一個具吸引力的,實時的訪客計數器。易於安裝,使用者無需註。

feedburner

feedburner-logo
feedburner,正如許多人已經知道,是專為部落格的RSS設計的。現在已經被Google收購。最近由於一些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如果你想用這種功能,請使用Feedsky

Snoop

reinvigorate-snoop-logo
Snoop提供實時跟蹤訪客。是一個本地軟體,下載之後你可以監控你的訪客是點選評論等,有評論時,他會給你發出聲音。

clicktale

clicktale-logo
clicktale字面上記錄行動和遊客活動。網站所有者可以再分析錄像資料,以瞭解使用者的行為,並提高可用性的網站。

mybloglog

mybloglog-logo
mybloglog基本上是一個社會網路書籤。不過,它也提供了寶貴的統計;包括上門點選習慣等訊息。雅虎公司產品。

網站SEO之如何理解和運用 Google Analytics(分析)報告

網站SEO之如何理解和運用 Google Analytics(分析)報告

從SP轉型做互聯網很長時間了,但思維一直留在SP的思路上,互聯網的產品設計與銷售與傳統產品及SP產品相差太大,今天先列出 Google Analytics的學習報告
如何理解和運用 Google Analytics(分析)報告

1、「渠道可視化」與「最常存取內容」報告

「渠道可視化」報告描述存取者通過渠道到達目標頁的情況。大多數的網站都會有一個或多個希望存取者能到達的目標,比如說「註成功」頁面代表已經成功地將一個存取者轉化成為會員。因此「註成功」頁面可以作為一個目標頁。

而渠道是指您心目中定義的「存取者到達該目標的步驟」,例如下圖所示,要達到「完成訂單」目標頁,存取者需要經過的步驟是:瀏覽產品類別—瀏覽產品—使用購物車—完成訂單。因此這整個流程即可設定為一個渠道,渠道的終點一定是您定義的某個目標。


渠道可視化報告

上圖所示的渠道可視化報告可以幫網站管理員回答下列問題 :
" 存取者在哪一點放棄了渠道?
" 是不是網站設計元素或特定的頁面讓存取者離開了網站?
" 哪些網站路徑可以促成最多的轉換?

「渠道可視化」報告能夠輔助管理員瞭解渠道中的薄弱環節,而「最常存取內容」可以提供如何消除這些環節的線索。

下圖所示的「最常存取內容」報告可以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 存取者最常去哪些網頁?
" 他們在每個頁面待多久?
" 哪個頁面帶來的收入最大?

最常存取內容

嘗試著將「最常存取內容」中質量得分排名靠前的網頁融入到渠道中的薄弱環節,可以協助管理員優化網站結構和內容,讓更多的存取者能順利的到達網站的目標頁。

2、「存取深度」和「存取時長」報告

無論對什麼類型的網站,存取者的存取深度和存取時長都是兩個重要的考察指標。如果存取者只存取了網站的一個頁面即離開,將意味著一種機會的喪失。相反,存取者的存取時間越長,即意味著該網站提供給他的有用的訊息越多,因此您的網站對存取者將更有價值,他更有可能將您的網站加入他的收藏夾成為回訪者甚至客戶。下圖所示是在選定時間範圍內,網站的存取深度和存取時長報告。



存取深度報告


存取時長報告

管理員通常需要對比不同的時間段內,這兩個指標的變化趨勢。例如 9 月 1 日您的網站剛進行了一次優化,結果從報告上看 9 月 1 日之後的一個月內,存取深度和存取時長呈增長趨勢,則證明這是一次有成效的網站優化。

又例如您的網站首頁上剛新增了一篇新的文章,而報告顯示之後的兩周存取時長有向上的趨勢,恭喜您,說明您的這篇文章對存取者來說很有價值,他們在您的網站上願意停留的時間更長了。

所有的網站分析工具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讓網站管理員瞭解在自己網站上所做的每個改動帶來的改變趨勢是什麼?不僅僅是存取深度和存取時長兩個指標,使用者還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評價指標,Google Analytics(分析)可以告訴您每次內容改進後,指標的變化趨勢。

怎麼新增流量?

第一類: 優化市場營銷
這類報告回答如何有效地吸引流量的問題,其中:
- 「存取者群體細分效果」向您匯報存取者的實際來源、地理位置和網路位置等訊息。
- 「營銷廣告系列結果」統計各種來源及其媒介的轉換情況(您最好設定目標頁,這樣可以看到實際的轉換情況)。
- 「搜尋引擎營銷」特別為您統計來自搜尋引擎的營銷效果,包括存取者通過哪些關鍵字搜尋到您的網站等。
此外,Google 分析為您提供的跨群體細分功能,可以讓您對特定內容進行群體劃分,從多個角度綜合對存取者的來源訊息進行分析。

優化市場營銷,增取獲得更多新的存取者,您要做的是:
1)嘗試不同的營銷方式;
2)在 Google 分析中設定目標;
3)讓 Google 分析為您收集數周的報告;
4)根據報告分析各種營銷方式的有效性,做下一步的營銷計劃。

第二類: 內容優化
除了盡量的去找新客戶,留住舊客戶也是新增流量的方式,有時候它可能更加重要,因此您應該常看看"內容優化"類的報告:
- 「內容效果」報告提供所有安裝了跟蹤程式碼的頁面的存取情況,您可以對該報告進行搜尋、排序和跨群體細分。
- 「導航分析」讓您瞭解存取者在您的網站上的存取路徑,網站覆蓋圖為您展示每個網頁上實際每個連結的點選情況。
- 「目標和渠道處理」 輔助您分析您的網站是否能有效的轉換存取者?或者說是否能有效的引導存取者找到他們想要的訊息?這可能是下載或者是註或者是購買等。通過目標和渠道的設定,您會對自己網站的有效性有更深的認識。

因此要讓網站給存取者很好的存取體驗,能讓他們還會再次存取,您要做的是:
1)分析存取者行為,對網站進行改進;
2)改進後,讓 Google 分析為您收集兩周左右的報告;
3)比較改進前後的使用者行為變化,然後繼續改進。

持續跟蹤並且測試

新增自己網站的流量,給存取者好的體驗,一定是每一位網站設計人員要持續不斷探索的過程:測試->分析->實施—>再測試->……,僅此希望借助 Google 分析提供的報告,能協助大家把網站越做越好。

SEO Q&A:Yahoo的排名機制

SEO Q&A:Yahoo的排名機制

問:我有很多網站在Google裡表現很好,但是在Yahoo裡面卻很差。這些網站都有2-3年以上的歷史,但是Yahoo好像不在乎。而另外一些網站在Yahoo裡有很好表現,但是我說不好為什麼,因為這些網站幾乎沒有什麼共同點。以前我看到過很多在Yahoo裡面有很好排名的網站一般都是meta元素、標題以及關鍵詞堆積獲得排名,但是現在這些在Yahoo裡也都行不通了。

答:Yahoo的規律似乎是比較難把握的,但是對於中文網站來說,通過Yahoo得到的流量本身就很少,所以一般網站不會去考慮Yahoo的排名情況。但是根據一些報告分析以及經驗,Yahoo的排名機制似乎更加關注以下這些方面:

準確錨文件的文字連結

專注話題內容的網站,而不喜歡泛泛話題的網站
頁面上關鍵詞的密度較高
已經在Yahoo上不錯排名的網站的匯出連結
但是Yahoo與其他搜尋引擎相比,對於以下的因素並不是很重視:

網站的信任度。歷史久的域名並不一定有好的排名
有豐富的內部連結的但都是泛泛連結的網站。(導入特定頁面的連結數很少)
Yahoo不重視付費連結的價值。

另外,如果你是在做海外推廣,可能需要考慮網站在Yahoo中的表現。但是如果是做中文站的話,建議把目標專注於Google和百度,畢竟從現實中講雅虎在國內搜尋引擎市場中占的比例太小了。

不用開網頁就可瀏覽Google分析數據 - Google Analytics 程式版

不用開網頁就可瀏覽Google分析數據 - Google Analytics 程式版

Google Analytics(Google分析)的功能《硬是要學!》曾經在改版時有大略介紹過(GoogleAnalytics簡介),強大且免費的統計功能幾乎讓所有站長愛不釋手,不少網站的原始碼中都藏了一段Google Analytics的Code在裡頭。

最近國外網友運用Adobe的AIR技術開發了一款不用開瀏覽器就可以直接瀏覽統計狀況的程式,名為Google Analytics Reporting Suite(以下簡稱GARS)。程式的大小只有九百多K,但幾乎包含了Google 分析裡所有的統計功能,還支援將報告以PDF、EXCEL、XML三種格式輸出,光是這點就很值得使用了!

在介面設計上GARS別具特色,功能清單中將報告分為訪客、流量和內容三大部份,當開啟報告時,GARS會以類似網頁標籤的方式將每個報告個別顯示在標籤欄上,方便使用者在多份報告間快速切換,但可惜目前無法移動標籤前後順序。

在使用者管理介面上,GARS可以將Google Analytics帳號裡的設定檔個別加入清單中,方便在不同帳號或不同設定檔間切換。

基本上在Google Analytics網頁上可以做到的事情GARS都已經支援,但目前版本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支援中文,碰到中文的部份常常都會變成空白,目前得知WordPress可以將每篇日誌加上英文別名,機器人可以爬到該英文標題,但其他Blog系統就不一定能支援,似乎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輸出成PDF格式。不過目前還在BETA階段,正式版(或之後幾個版本)推出後也許就會支援中文字了(中文這麼多人使用,怎能不開發呢?)

Google Analytics reporting suite 官方網站
http://www.aboutnico.be/index.php/google-analytics-air-beta-sign-up

Google Analytics reporting suite 下載連結
http://www.aboutnico.be/betasignup/download.php?gas2.airAdobe AIR (必要程式)Download for Windows

使用方式

請先安裝Adobe AIR後,再 開啟GARS安裝檔〔gas2.air〕進行安裝
Step1 首先要先建立設定檔,按下上方的【Manage Profile】再選擇【Creat new profile】

Step2 接著輸入設定檔名稱(自訂,但目前僅限輸入英文)、GoogleAnalytics帳號、密碼,然後按【Load】讓程式讀取該帳號裡的設定檔

Step3 接著選擇帳戶及網站設定檔後,按【Add Profile】就完成新增一個設定檔的動作了。

要新增其他設定檔就重複這個步驟做就可以了。

Google Analytics(Google分析)新功能新統計程式碼

Google Analytics(Google分析)新功能新統計程式碼
Gogole分析(Google Analytics)也開始提供新的功能,使得這個網站流量統計系統更為強大。主要是網站比較分析,可以按照某些條件比較流量統計同比變化情況。

Google Analytics新功能

另外Google分析還提供了新的統計程式碼,新跟蹤程式碼 (ga.js)將取代原有跟蹤程式碼 (urchin.js)。但是對於老網站,舊的urchin.js仍然可以使用,而在你編輯跟蹤程式碼情況或者新增新網站時,google將提供ga.js統計程式碼。新的統計程式碼ga.js與原urchin.js相比功能更為強大而且體積更小載入更快。

Google分析新的统计代码

如果要使用新的ga.js,那需要注意的是原來urchin.js裡面提供的urchinTracker()和__utmSetVar()函數已經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類似_trackPageview()和_setVar()這樣的函數。為了避免新舊統計程式碼替換可能影響的問題,google提供了由urchin.js轉到ga.js的指南,當然如果你沒有使用類似urchinTracker這樣的函數命令,那就不需要轉換,直接使用新的統計程式碼就可以。但是根據google說明,原統計程式碼urchin.js可能再繼續使用一年或更長時間,之後其統計功能就將不起作用了,而且新舊統計程式碼不能同時使用。

Google Analytics新統計程式碼文檔裡面對如何使用新的功能有筆記哦詳細的說明,另外再Google分析輔助中的部分文章也已經開始針對新統計程式碼進行了修改,譬如如何跟蹤對出站連結的點選?就是針對新統計程式碼的,但是大部分還是針對舊統計程式碼編寫的。